反应釜冷水机组是为化工、制药等行业反应釜提供精准控温的关键设备,操作得当不仅能保证生产稳定性,还能延长机组寿命。以下是简明易懂的六步操作流程:
第一步:开机前检查。确认机组电源电压稳定(偏差不超过额定值±10%),管路连接无泄漏(重点检查冷却水进出口阀门、反应釜接口密封性);检查水箱水位是否达标(应高于较低刻度线20%),冷冻水/冷却水水质是否清洁(建议电导率≤100μS/cm,避免结垢堵塞换热器)。
第二步:启动循环水泵。先开启冷却水循环泵(观察水泵转向是否正确,正常应为顺时针旋转),待水流稳定后(可通过压力表确认进水压力0.2-0.4MPa,出水压力0.4-0.6MPa),再启动冷冻水循环泵——这一步是为避免机组缺水运行导致干烧。

第三步:设置目标温度。根据反应釜工艺要求,在控制面板输入所需控温值(精度通常为±1℃)。例如,若反应需维持在5℃,则设定目标温度为5℃,机组会自动调节压缩机与换热器运行状态。
第四步:启动制冷机组。确认循环水路正常后,按下机组“启动”按钮,压缩机开始工作。此时观察运行参数:冷冻水进水温度(应接近反应釜当前温度)、出水温度(逐渐接近设定值)、压缩机电流(不超过额定值110%)。若出现异常报警(如“水流不足”“高压保护”),需立即停机排查。
第五步:运行中监控。生产过程中持续关注反应釜温度变化与机组运行状态:每30分钟记录一次冷冻水进出水温差(正常范围3-8℃),若温差过小(<3℃)可能是换热器结垢或流量不足;若温差过大(>8℃)则可能是制冷量不足或反应釜漏热严重。同时检查水泵、压缩机有无异响或振动。
第六步:关机操作。生产结束后,先关闭反应釜加热/搅拌装置(避免余热冲击),再停止制冷机组(让循环水泵继续运行5-10分钟,将管路内残留冷水排净),较后关闭总电源。长期停机时(超过7天),需排空水箱与管路内的水,并用压缩空气吹扫残留水分,防止冬季冻结或微生物滋生。
掌握这六步操作,既能保障反应釜温度精准可控,又能减少反应釜冷水机组故障率,是生产安全与效率的双重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