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
13811894594
NEWS/ 公司新闻
首页  >  公司新闻  >  从原理到应用,深度解读低温螺杆式冷水机

从原理到应用,深度解读低温螺杆式冷水机

更新时间:2025-09-19浏览:86次
  低温螺杆式冷水机是制冷领域的“特种兵”,专为-40℃至0℃的低温工况设计,广泛应用于化工、医药、食品冷冻及科研实验等对低温有严格要求的场景。其通过优化压缩机、制冷剂及换热系统,突破了常规冷水机低温性能受限的瓶颈,成为低温工艺的核心设备。
 
  一、工作原理:
 
  低温螺杆式冷水机的核心原理与常规螺杆机相似,但针对低温需求进行了三大优化:
 
  •压缩与膨胀:采用低温螺杆压缩机(专为低压比设计),吸入低温低压制冷剂(如R23、R507A,沸点低至-82℃至-47℃),压缩至中压(压力通常0.8-1.2MPa),再通过节流阀(膨胀阀)降压降温,使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热量(如载冷剂或工艺流体),实现低温制冷。
 
  •制冷剂选择:常规冷水机用R134a(沸点-26.2℃),而低温机选用低沸点制冷剂(如R23沸点-82℃,R507A沸点-46.7℃),这些制冷剂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蒸发性能(蒸发温度可达-50℃至-80℃),确保蒸发器输出低温载冷剂(如乙二醇水溶液-30℃至-50℃)。
 
  •换热系统适配:蒸发器采用高效壳管式或螺旋板式结构,管内流动低温制冷剂,管外为载冷剂(如20%乙二醇水溶液)。制冷剂吸收载冷剂热量后蒸发,载冷剂被冷却至目标低温(如-40℃),通过泵输送至工艺设备(如化工反应釜、医药冷冻干燥机)。
 
  二、核心技术特点:
 
  •防冻结保护:低温下载冷剂易冻结(如水在0℃结冰),机组通过精确控制蒸发温度(高于载冷剂冰点5-10℃,如载冷剂为-30℃乙二醇溶液,蒸发温度控制在-35℃至-40℃),并配备防冻传感器(监测载冷剂出口温度),异常时自动停机(防止管路冻裂)。
 
  •润滑油管理:低温下润滑油(如矿物油)黏度增大(流动性差),可能导致压缩机润滑不良。低温螺杆机采用合成油(如POE或PVE油),低温黏度低(-40℃仍保持良好流动性),并通过油加热器(开机前预热润滑油)与油分离器(高效回收润滑油),确保压缩机始终得到充分润滑。
 
  •高效换热:蒸发器与冷凝器采用强化换热技术(如壳管式蒸发器内壁抛光、螺旋板式换热器增大流道扰动),提升制冷剂与载冷剂的热交换效率(传热系数比常规机组高20%-30%),降低能耗(COP比普通低温机组高15%)。

 


 
  三、典型应用:
 
  •化工行业:用于聚合反应(如聚氨酯合成需-20℃至-40℃冷却)、低温结晶(如盐类分离需-10℃至-30℃载冷剂),低温螺杆机提供稳定的低温载冷剂,保障反应速率与产品纯度。
 
  •医药与食品:生物制药中的疫苗冷冻干燥(需-40℃至-50℃环境)、食品速冻(如海鲜速冻至-30℃),机组通过低温载冷剂(如乙二醇水溶液)为冷冻设备(如速冻隧道、冻干机)提供冷源,确保产品质量。
 
  •科研实验:实验室的超低温环境模拟(如材料低温性能测试需-60℃至-80℃)、低温物理实验,低温螺杆机可作为低温循环系统的核心,通过复叠制冷(搭配更低沸点制冷剂)扩展低温范围。
 
  低温螺杆式冷水机通过制冷剂优化、防冻结保护及高效换热技术,突破了常规冷水机的低温限制,成为化工、医药及科研领域低温工艺的“核心动力”,为异常环境下的生产与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温控保障。
 

联系电话:
010-80502541

微信扫一扫